张国武
1 园址选择
黄桃栽培选址一般要求远离污染源, 交通和管理方便, 避开晚霜严重的低洼地。 风害较多、地势较高区域应设置乔灌草结合的防风林,防风林树种和草种应尽量减少遮阴、 与桃树争肥水,以及与桃树有共生性病虫害。[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]
黄桃根系分布较浅, 栽培时应选择地势较高、 排水较好地块, 严禁在地势低洼地建园,以防晚霜。 桃园土壤以沙壤最为适宜, 沙土地栽培时注意防控根结线虫和根癌病, 并注意少量多次及时供给树体生长所需养分, 不然容易导致树体营养不良, 果实早熟, 单果质量不足, 产量降低。 在黏重土壤栽培黄桃会造成成熟期推迟, 应注意控制营养生长和预防生理性流胶病。
黄桃在微酸性和微碱性土壤中都能栽培,但以 pH 值 4.5~7.5 的土壤最好。 在盐碱地栽培易发生缺素症,影响品质和产量。忌重茬栽培,重茬栽培会影响苗木成活率,造成树体生长缓慢,产量降低。
2 授粉树配置
黄桃有些品种花粉败育(如西尾黄金),无自花结实能力,必须配置授粉树。在授粉树配置上,除了花期一致、花粉量大、亲合能力强等基本要求外, 还必须重视授粉树的经济价值和授粉后对果实性状的影响。
在陕西礼泉县黄桃生产中, 曾用秦王、福岛、北京 8 号等品种作为西尾黄金的授粉品种,通过综合优选(表 1 ),现在确定以北京 8 号作为推荐授粉品种。
表 1 西尾黄金不同授粉品种对比观察
栽植前就要考虑授粉品种的搭配和栽植,即便是自花结实品种, 配置授粉树也能明显提高其坐果率和果实品质。为便于管理,授粉树可以整行栽植,一般搭配比例为 1~4 ∶ 1 ;为提高授粉质量,也可株间中心式配置授粉树,比例为5~9 ∶ 1 。
3 宽行密株高垄栽培
根据黄桃的品种特性, 适应农艺措施与机械化省力化要求,宽行有利于机械作业,密株可以增加早期产量,垄作可有效减轻水涝危害 , 促进桃树根系更好地生长,减少根腐病的发生,达到省力、增效、提高单产的目的。
3.1 株行距与树形选择 黄桃采用宽行密株篱壁式栽培,可尽快形成 “树墙”。 当前推广的树形主要有主干形和“ Y ”字形。 主干形株距最小 1.2 m , 行距最小 2.5 m 。 瘠薄旱地可以选择1.2 m×2.5 m ;平原沃土高水肥区为便于机械化,行距可在 2.5~3 m 之间调整。“ Y ”字形根据土壤条件,一般株距 1.5~2 m ,行距 3.5~4 m 为宜。
3.2 起垄和栽植前土壤改良 黄桃适宜起垄栽培。 起垄从本质上看是对整个园地的土壤进行调整,增加活土层,提高种植效率。 起垄前要结合深翻进行土壤改良。 全园深翻前在土壤表面撒施一层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的肥料。
陕西咸阳各县区黄桃栽培起垄一般在秋季进行, 因为此期光热水资源丰富, 土壤熟化快, 有利于养分转化。 起垄时需要对园地深翻40 cm ,然后根据行距要求画线,采用起垄机起垄的高度控制在 35 cm 左右,宽度 80~100 cm 。
3.3 开挖定植穴 起垄完成后根据株距要求开挖定植穴。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通气性,提高土壤肥力, 栽植砧木苗前须挖大穴, 一般为 50 cm 见方, 施足有机肥, 回填后灌水沉实备用。
3.4 砧木苗处理 苗木买回后必须消毒,一般用 1%~2% 硫酸铜浸泡 5 分钟后清水冲洗,或用3~5 波美度石硫合剂浸根 5~10 分钟,捞出晾干备用。
芽苗建园时要求选择生长健壮,无根瘤,粗度达到 0.5 cm 以上,根系发达,须根多,侧根长度 20 cm 以上,大小整齐的芽苗。 同时要求在假植或运输过程中接芽不能碰伤、 受冻和失水。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应假植在阴凉处, 将其排列整齐, 用细土将根部培严, 边培土边踩实,浇透水。
3.5 苗木栽植 黄桃的栽植时间一般为 11 月至次年 3 月,建议秋季栽植。 秋季种植先长根后长叶,成活率高,长势壮;春季栽植先长叶后长根,长势稍弱。 栽植前 l 天,将苗木根系在清水中浸泡 12~24 小时, 剪掉病虫根和劈裂根, 适当缩剪长根和粗根, 然后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根部 3~5 分钟, 让其充分吸水后再用黄泥浆包裹根部。
栽植时在栽植穴中间挖长宽各 30 cm 、深20 cm 的小坑,将砧木苗栽入,栽植时做到“三填两踏一提苗”,即把苗木放入树穴扶正,将土填在根系周围,边填土边抖动苗木,踏实填土,使根系舒展,根土密接,定植深度略少于原嫁接苗长在地里的印痕(灌水后有沉降)。 填土至略高于周围土面, 在树穴周围筑土埂, 整好树盘, 浇透水, 水下渗后整平树盘, 覆盖地膜。一般行向为南北行向, 建议在种植带两端预留2 cm 宽的操作道,方便以后田间旋耕机和施肥机操作。
3.6 栽植管理
3.6.1 栽植当年管理
1 )栽植后及时检查,补栽缺苗,以提高成园整齐度。
2 )落叶前后栽植的苗木,栽后及时灌 1 次定根水,上冻前视墒情覆膜,次年萌芽前后、春季和初夏保证土壤水分供应, 促使幼树枝叶快速生长。
3 )覆膜促长,栽植后可用宽 60 cm 的地膜或地布覆盖树行,提高地表温度,促进生根,缩短缓苗期,提高成活率,同时杀灭地面杂草。
3.6.2 秋栽芽苗次年管理
1 )剪砧除萌。 第 2 年发芽前及时剪砧并检查接芽补接。 在距离嫁接芽 2 cm 处剪砧,并用刀片在嫁接芽背后将塑料膜划开。 砧木基部萌蘖,需在天气晴朗时及时抹除,防止与接芽争夺养分。
2 )防控病虫。 新梢长到 20 cm 时防治顶梢卷叶蛾、梨小食心虫和蚜虫。 6 月份以后主要防治红蜘蛛、桃蛀螟、梨小食心虫。 结合病虫防治喷施叶面肥,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为主。春季要防止品种接芽受损,严防苹毛、黑绒金龟子早春啃食接芽。 方法: ① 栽后套塑料筒形袋; ② 在树干 20 cm 范围地面撒 50% 毒死蜱颗粒剂, 撒后浅锄;也可用适量毒死蜱拌鲜菜叶,于傍晚撒于树下毒杀; ③ 人工及时捕捉害虫。
3 )立柱防风。 发芽 40 天后( 5 月上旬),待新梢长至 30 cm 时, 选留直立旺盛的枝条作为中央领导干,使用绑枝机绑缚在竹竿上,竹竿直径 2 cm 、高 2.5 m 为宜。 随中央领导干生长,每生长 30 cm 绑缚 1 次,使主干直立。其余侧生枝条在基部 5 cm 处扭梢使其下垂,生长部位过低的在 6 月下旬疏除。
4 )及时嫁接。对于没有成活的接芽,要根据栽植规划及时补接, 并用不同颜色的塑料条包扎区分。 接穗应选择品种纯正、 芽体饱满的叶芽, 在 9 月份采用嵌芽接, 注意接芽要朝向当地春季主风向。 适当晚接有利于接穗芽体成熟饱满, 砧木生长健壮, 接口不易流胶, 成活率高。 接芽当年不萌发。 接芽成活后不需要立即解绑, 嫁接时只将砧木接口以下分枝剪除, 其余分枝全部保留。 嫁接高度为 20~25 cm , 将来芽苗长成的新梢, 多在 20 cm 以上开始萌发分枝(副梢),加上砧木原来高度( 20~25 cm )即为主干高度( 40~45 cm )。如果嫁接部位过低,主干太矮, 接芽萌发后发出的分枝太低就会影响长树。
5 )培养树形。第 2 年树体生长量大,需及时捋梢、绑缚、摘心。 离地面 40~50 cm 位置,在东南、 西北两个方向各选择 1 个枝条作为永久牵制枝培养,枝条不作转枝处理,将其捋平即可。主干上其他萌发的枝条长到 30 cm 时, 从基部捋枝、 拿枝, 使其下垂, 促进成花。 每隔 30~40 cm 留 1 个枝条不处理(牵制枝),以利于主干加粗生长。
夏季及时摘心,严格控制竞争枝生长,保持中心干领导优势。 生长季待枝条长至 20~30 cm时, 对位于中心干 0.6~1.2 m 处的枝条摘心,摘心后长度 15~20 cm 。
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,对粗度 1 cm 以上的枝条留 10 cm 重短截,留背下芽和侧芽,牵制枝不处理。
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, 对牵制枝轻摘心或回缩。对位于主干 1.2~1.5 m 处的枝条捋枝或轻摘心(剪掉 2 cm )。 9 月下旬,根据树冠长势情况带叶秋剪。 疏除上部过密枝、直立强旺枝、徒长枝,保证树体通风透光。
冬季修剪时,采取长梢修剪法,疏除过粗、过密枝条。 对树体高度未达到 2.5 m 的, 顶部40 cm 的横向枝需要全部留芽疏除,以利于第 2年中心干长高。
对达到要求高度的树, 第 1 年冬剪一般选留 20 个左右粗度 0.3~0.5 cm 的结果枝,疏除重叠枝、过密枝。 剪后果枝间距 10 cm 左右,同方向枝条间距 20 cm 左右。 第 2 年中心干枝条管理方法和第 1 年新梢管理方法一致, 仍采用捋枝、摘心手法,抹除中心干上因上年冬季回剪萌发的双芽、 3 芽上多余的芽,选留 1 个方向适合的新梢,确保当年新梢长度在 60 cm 左右,粗度在 0.5 cm 以下。 采果后及时将当年结果枝疏除,促使其萌发新梢。
黄桃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要点